“哎哟,终于见到咱们家冉冉小导演啦!”江政海看着背着双肩包进门的江奕冉,赶忙喜气洋洋的起身接过宝贝女儿的书包,放到入户柜上后又笑眯眯的走到厨房门边,取下门边的围裙带上。
“冉冉老师想吃什么?老爸给你做我新学的盐焗虾球怎么样?”
蒋婉茹闻声从阳台的花堆中探出头来,同样眯着笑眼走过来:“学校的短片拍摄结束了吗?累不累?”
“不累,妈妈。”
一周前,江奕冉被周周老师推荐,参与校园“反霸凌”主题短片的拍摄,她把江奕冉叫到办公室给她安排了这个任务,在沟通的结尾面带微笑的拍拍江奕冉的肩膀:“虽然高三任务艰巨,但我明白你志不在此,你有更重要、更想完成的任务,对吗?”
对。
江奕冉并不是演员,她做导演助理,给学校高薪聘请来的导演打辅助。
主演是林玖山和温珂。
不知道哪个“痴呆版丘比特”指定的。
那是一位胡须花白的导演,江奕冉暗自琢磨,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导演,真的可以明白“霸凌”与“反霸凌”的定义吗?
如果未曾身陷困顿,那起码要亲口对话过深渊,才能有对受害者分毫的理解吧。
江奕冉皱眉看着那名白胡子导演公式化的思路,以及现场编剧无所谓的表情,暗自压下了很多次怒火。
于是在拍摄关键镜头的这个夜晚,当那导演让剧中的老师对温珂说“你先回家休息几天吧”,要加上“宝贝”二字时,江奕冉彻底爆发了。
“你们根本就不明白!”当她喊出这句话的时候,那胡子花白的导演显然被吓倒了,但江奕冉不在乎,她只在乎自己的名字会出现在鸣谢名单里,这是17岁的江奕冉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影视短片的片尾里。
“你们根本就不明白被霸凌的受害者,需要的是什么,从你,”江奕冉伸手指向白胡子导演的鼻子,然后又指向那位瞧不起一切的总编剧,“到你!”
“我并不知道学校为什么要拍摄制作这部短片,但我知道,每一次作为,是为了有所作为!”
说到这里,江奕冉把手中的分镜脚本撕碎了撒到空中,愤怒的离开了片场,然后背着书包回到了家中。
盐焗虾球很好吃,江奕冉仍是沉默不语,江政海和蒋婉茹对视一眼,担心宝贝女儿是不是在学校受了委屈。
“冉冉乖乖,一会儿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散步吗?”蒋婉茹给女儿添了碗豆浆,状似随意的问道。
“不了,我想早点休息.......”
江奕冉的话音还未落,口袋里的手机又响起铃声。
“导演,怎么还没收工就早退了呀,都在学校等你呢。”许铭森懒洋洋的声音从听筒中传来。
“我把胡子老头骂了,不回家在那等着唐主任找我麻烦吗?”江奕冉鼻音重重的,许铭森明白她并不担心自己的学业,只是为不能为弱势群体发生难过。
“说什么呢,姓唐的又不是资方,轮得到他找你麻烦。”
“那谁是资方。”
“校董啊,快回来,都等着你开会呢。”
蒋婉茹和江政海看着女儿渐渐展露的笑脸相视一笑,不再多问。
江奕冉坐在会议室的主讲位上,一脸惊讶的看着坐在自己身侧的许铭森。
“新的主创团队,你来当导演,这次的短片要送去艺惟参赛,你好好拍。”许铭森被江奕冉盯得有些耳红,淡淡清嗓后认真为江奕冉作了解答。
“这位是学校指定的导演江奕冉,出镜演员林玖山、温珂,大家要做好配合工作。”许铭森的眼睛看向会议桌上的每一个人,17岁少年的眼神中没有太多情感,坐在他对面的成年人们却读懂了其中的警告。
明月扣着深空不愿放手,似是拼了命也要将光亮铺满整个黑夜。
现场的所有人屏息凝神,眼神聚焦在月光下安静坐着的二人身上,江奕冉静静地坐在在两位主角身边,观察着相对而坐的林玖山和温珂,在此之前,她如何也不会想到,三人会这样和平而坐。
前世,即便是走在路上,她和温珂不止连招呼都不会打,甚至会彼此附赠白眼一个。
“我并不希望你们真正理解被霸凌的人,只是希望你明白,被霸凌的人,心里会有一个逐渐变化过程。”江奕冉面带微笑的打断这次长达5分钟的情感代入。
温珂同样上扬嘴角,不会有人比她更明白了。
眼前这个眼神中盛着光的女生,在9年前也是这样,瞪着明亮的双眼,拿起石头砸向她们家的窗户。
她不明白那时的江奕冉为什么这样做,至今也不明白,且无处可问。
那像是儿童调皮的举动,但她的神情带着认真和严肃。
那块石头不止砸碎了她粉红卧室的窗户,连同她最爱的爸爸和妈妈,以及她的明天,一起砸碎了。
连同她作为一名家庭幸福,生活安康的学生身份一起砸碎了。
从那天开始,无论做什么,都有无数双探究的眼睛盯着她,直到探究被戏谑和嘲笑代替。
即便转到了安市,成为高级教师黄家兴的女儿,整个小学和中学时期,温珂也都像那块倒霉的玻璃,莫名其妙的被石头砸来砸去的。
所以,要她代入被霸凌者的情感吗?
转到安市的自己,是被迫逃离了什么呢?
她只知道黄家兴不喜欢她,却又圈养着她,和王振一样,心情好时会将自己抱到他的大腿上亲吻、抚摸,心情差时会将手边的任何一件物品砸到她的身上。
虽然不是这个缘由,但黄家兴知道她喜欢林玖山,那名最令他骄傲的、经常会喊道家里来免费指点功课的学生。
他禁止她靠近自己心中的明珠。
你看,我正和你爱而不得、不忍触碰的明珠演绎拥抱的戏码呢。
林玖山的怀抱,比看上去还要温暖。
“cut!《杀死她的名》,完美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