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夏引起了言怀卿的好奇。
江南里的地下车库,言怀卿停好车,按了电梯,等待电梯下行期间,她拿出手机,找到林知夏传输来的文档。
《当我看向她·越剧——林知夏的胡言乱语.pdf》
文档名字很长,像是一封戏迷来信,言怀卿漏出一个绵长的微笑。
“小满,知夏。”她低喃一声,点了进去。
文档显示共有二十一页,一眼看去页面很工整,排版也很清晰美观,往下滑还有插图。
言怀卿玩味的笑意严肃了些,电梯“叮”的一声缓缓开门,她抖了下睫毛,合上手机,走进了进去。
回到家,只开了藏在墙里的氛围灯,视线之内,家具摆设只显示一个轮廓,朦朦胧胧的如被墨晕染过。
舞台的灯光太过璀璨,在家里时,她更愿意置身于昏暗之中。
放下包和钥匙,她径直朝衣帽间走去,换了身简约的居家服,又洗手倒了杯茶,才走去书房。
打开电脑,将文档传到电脑上,她细细阅读起来。
虽然文档的命名是“胡言乱语”,但其实内容很生动,甚至言辞有些老辣。
开头是个引子,写的是林知夏对越剧的认知,简短几句话就概述了她看越剧前后的心理活动和观感。
很直观,很准觉。
没有尖叫,没有迎合,没有谄媚,更没有颂歌。
言怀卿惊叹于她对文字惊人的掌控力,眯了眼睛,将鼠标往下滑。
后面,是林知夏对戏的理解,她很有感悟力,将故事和角色剖析的很完整,也很有深度。
最让言怀卿震撼的是最后一部分,与其说是建议,倒不如说,是她对越剧的畅想,也是林知夏所谓的“胡言乱语”部分。
文字洋洋洒洒写的是她对越剧的故事题材、舞台布局、演员服装等多个方面的设想和憧憬,写的很有张力,让人身临其境,她的想法也着实够大胆。
言怀卿对着电脑沉默良久,手边茶杯幽幽散着热气,她在思索林知夏文档里的内容,也在思索她这个人。
林知夏不知道有人在思索她,有些无聊地躺在沙发上刷手机。
“嘀”的一声从厨房传来,牛奶热好了。
她晃悠着身子刚起身,手机嗡嗡震动几下,是李萌的信息,她连忙点开对话框。
“林,我刚问了,那个意向单位是咱们江省越剧院,合作形式是戏曲改编,会申请国家xxx扶持工程,弘扬戏曲文化。”
“我先把她们的邮件截图发给你,原邮件,主编说她会抄送给你。”
随后,手机屏幕里传来几张截图。
“更多信息,你要是有意向的话,我们主编说她明天会去联系剧院。”
“主编还说,对方很有诚意,你拒绝后,她们团长还亲自给她打过电话询问情况。”
李萌的信息像跳跃的鱼,跃进林知夏的眼睛,在她瞳孔里惊起涟漪。
她指腹点了两下才将图片点开,放大之后落款确实是江省越剧院,还盖着红章。
团长?难道是言怀卿亲自打的电话?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她感叹一声,一屁股摔进沙发里。
反复确认之后,她关掉手机,闭上双眼,展开双臂仰头靠在沙发上和命运来上一个大大的拥抱。
脑子短暂的空白,心脏在咚咚跳动,再睁开眼时,她拿起手机给李萌发了一条信息。
“同意合作,委托你们社全权处理,李萌,你来做我的代理人吧。”
至于为什么突然决定合作?
没有理由。
因为那时候,她还没有觉察到,言怀卿是唯一的理由。
没等李萌回复,她又打字:“先不要透露作者信息。”
“同意合作?真的假的?”
“怎么这么突然就改变主意了?”
“你真打算合作呀?”
“让我做代理人?我没看错吧,林!林老师,你确定吗?”
“你没被挟持吧?”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我代理?你这么看得起我吗?”
“这泼天的富贵降到我头上了?”
“林?你说话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李萌平时看起来挺文静一人啊,难道是装出来的?
“还是年轻啊,沉不住气。”
林知夏看着扑面而来的短信,对着空气感叹一句,然后去喝牛奶了。
喝完牛奶,她又跑去书房把《几重山》从书架上抽出来,前翻翻,后翻翻,啥也看不进去。
她又看看封面好不好看,装订美不美观,笔名好不好听?然后打开手机搜索书评和作者评价。
有差评,但大多都是好评。
她特意找出几条差评读了出来,说的也有点道理。
其实,对于评价,她现在看淡了很多。
出版第一本书时,她还不满十八,那时的她每一条差评都很在意,会细细地看,会记在脑子里,会在晚上睡觉时翻来覆去的想,还会总结下来去找小编分析。
十八岁快结束的时候,她出版了第二本书,也就是《几重山》,因为销量特别好,读者多了批评也会相对更多。
就是那一年,她慢慢学会看淡这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没必要陷进去。
然后,她花了三年半的时间写了《四海》,又凭借这本书获了几个文学奖项。
再然后,就是正在改稿的这本新书《听无声》了,虽说从开书到改稿一直命运多舛,但她依旧祈祷这个故事在跟读者见面时,还是她原来的样子。
林知夏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猝不及防地回顾她这不太长的写作生涯,肯定不是因为书要被拿去改编了。
因为出版社收到过很多次《几重山》影视改编合作意向书,孙主编还因为这件事特意给她打过几次电话,都被她拒绝了。
会拒绝合作,倒也不是因为版权费这些,更不是因为爱惜作品、清高什么的,她就是没概念。
拒绝完了,该吃吃该喝喝,第二天就忘记这件事了,所以说是没概念。
至于为什么现在这么激动?或许是因为言怀卿吧。
影视公司的人她也不认识,改不改编的自然也就没什么概念。
可言怀卿不一样,她们都见过三次了!虽然还不算熟悉,但毕竟是现实中见过的认识的人。
而且,言怀卿还是跟别人都不一样的人,是个很特别的人。
如果是她要改编自己的书,激动也在所难免吗。
“这个女人真是叫人心乱如麻呀。”
手机已经安静下来了,林知夏把李萌的信息看了一遍,回复她:“以上,对。”
没等对方回复,她就去洗澡了。
洗澡时她在想——
要不,先让李萌和杂志社去找言怀卿,等合同签了自己再闪亮登场,给她一个惊喜?
还是说,自己以神秘人的身份约言怀卿出来喝茶,然后摆明身份跟她来一场商务精英范儿的洽谈?
或者说,自己一直默默关注着不出现,等新戏演出时再摆名身份,看她会有什么反应?
再或者,一次透露一点信息线索什么的让她慢慢猜,最后发现自己是作者,肯定也很刺激。
林知夏越想越激动。
洗头时,花洒的热水劈头盖脸砸来,倒是把她的脑子砸清醒了点儿。
要是,人家只是一个合作意向,开会讨论之后觉得不可行不能合作了,那岂不是自作多情。
要是,言怀卿发现自己是作者并没有感到惊喜呢,因为本来也不是很熟。
再说了,言怀卿肯定不喜欢得瑟的人吧,还是要低调一些。
真是洗了一个漫长无比的澡啊,手都被水浸的都有些皱了。
而手心的褶皱又清晰的宣告着——她对言怀卿过于上心了。
林知夏搓着手心为她的上心找理由。
她生来就对书里描写的各种美人有强烈憧憬和好奇,从很小的时候她就会极尽想象地在脑海中勾勒她们的样子、想象她们的声音。
而言怀卿将这一切都具象化了。
第一见到她是戏里,她是舞台上的杜丽娘,仅靠一个扮相,一句唱词,就将她拉入到《牡丹亭》的世界,将她脑中勾勒的杜丽娘具象化了。
而现实中,她又将林知夏对美的想象具象化了,她不仅有古典美人淡雅内敛的气质,还有现代女性的独立精英的气场。
她谈笑时含蓄优雅,工作时严谨专注,她的声音清亮温润,轻声细语中隐藏着掌控力。
最吸引林知夏的,是她周身的气场和疏离感。
她明明就在那里,可你就是觉得怎么走都无法靠近她,而这种无法靠近的感觉,又造就了她身上独特的神秘感。
她并没有藏起来什么要你去探索,而是一切都在那里,在举手投足间、在说话的停顿里,可你就是看不清、听不清,要去想象她、憧憬她。
林知夏想起一个词——蛊惑。
言怀卿身上所有的特质加起来,就是会蛊惑人心。
她分明是一个克己复礼的人,不动声色间就把人给蛊惑了。
而林知夏偏偏又不抗拒这种蛊惑,甚至,她还想要再靠近一些。
她哼着歌把头发吹干,睡觉前又跑去书房把《几重山》拿到了床头边枕着入眠。
年轻人沉不住气,不才是最正常的事吗。